查看原文
其他

听神话故事会影响学科学吗?

范以文 童行书院 2022-06-23


孩子学习科学,也听神话和传奇故事。他们捕捉到了科学和神话之间的矛盾,常常把父母问得无言以对:


家长🙋:“女娲捏了些泥人,放在了地上,泥人就活了,变成了人类。”

孩子👧:“不对!人类是像猿猴一样的动物进化来的。”


家长🙋:“上帝说要有光,就有了光。上帝想把光明和黑暗分开,就有了白天和黑夜。”

孩子👧:“明明是一半地球被太阳照亮,就有了白天;另一半没被照亮,就有了黑夜。”


甚至像岳云鹏一样生无可恋



有些家长问我们:“到底该不该给孩子讲神话?神话中的错误会不会影响学科学?”


也有家长担心:“该不该给孩子讲科学?他都不相信童话了。”


这些担心反映了一种观念:科学和神话是冲突的。也就是说,科学是对世界正确的认识;神话是不科学的,所以是错误的。我们担心错误的东西会败坏正确的东西。


可转念一想,神话和童话口耳相传了上千年。如果尽是糟粕,又怎么会流传这么久呢?直到我们儿时,听故事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。怎么到了最近两年,神话却慢慢成了毒草呢?


什么是神话?


神话就是落后的吗?


我们先来看一个比神话还“不靠谱”的事:迷信。拜菩萨求子、向天求雨、往布娃娃上扎针来诅咒人死,这些都算作迷信。迷信是原始人的日常。


迷信、巫术对原始人有什么意义呢?迷信是不是十足的蠢事呢?


如果真是这样,那就得承认我们的祖先还不如黑猩猩,毕竟黑猩猩不会傻到觉得练了气功就能刀枪不入。那么,从猿到人,人类难道退步了吗?人类先倒退成迷信之徒,再进化成了理性的人吗?并且,理性时代不过一两千年。之前几万年,巫术和迷信大行其道。难道人类文明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走弯路吗?


这样想来,对迷信的全盘否定是荒谬的。那么,什么是迷信呢?它有什么用?


当代巫蛊


这就要从原始人类的思维方式说起。我们眼里八竿子打不着的事物,在初民眼里可能互相关联着。比方说,彗星带来灾祸,踩上神的脚印会怀孕等等。


这是一种特别的思维方式,叫做“感应思维”。所谓“感应”,就是事物A会“感动”事物B,B又会“回应”A的感动,一唱一和。物质世界也充满情感的关联,万物皆有灵。


就像我们用逻辑思维理解世界一样,感应思维是初民理解世界的方式。现在,几乎所有人都会用机械的方式解读自然现象。例如,地球绕着太阳转是因为万有引力,可以用数学严格地描述,它与情感无涉,也与神的意志无关。


感应思维则不同,它不能解释因果机制,更像是寻找规律。一个原始人可能会告诫你,触碰那块红石头就会遇到灾祸。至于为什么,他也不知道。


感应思维再往下走一步,就是神话。


可以说,神话是感应思维的集大成者。初民用感应思维解释世界,再把零碎的解释组成一个体系,就有了神话。许多神话里,泥土对应肉体,呼吸对应风,骨骼对应石头,这些都是感应思维。


回到本节开头的问题:神话是进化史上的倒退吗?当然不是。


因为黑猩猩不会思考生与死、宇宙的起源,而人类会。“我思故我在”同样适用野蛮人。人类想要理解世界,哪怕理解错了也要理解,这是人类相较于动物的飞跃。亚里士多德《形而上学》里说:“人天生求理解”,说的是一个道理。


人类三问


概括来说,人类用感应思维,系统地解释世界,就有了神话。


神话不科学吗?


神话不科学吗?


当然,因为神话本来就不是科学


但是,若说不科学就是落后、糟粕,难免是自傲的。几百年前的启蒙时代,人类赞颂理性,对它产生了宗教般的崇拜。目光里骄傲的火足以将一切所谓“蒙昧”的事物烧成灰烬。不过,热度退去后,后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又重新开始思考,那些被武断地判为“迷信”的东西是不是也有意义。


今天的中国也颇有几分启蒙时代的味道。人们崇尚科学,讲求逻辑,热爱思辨,都是很好的佐证。容易想象,浸染在这种环境中,理性容易成为我们怼天怼地的武器。这时,去思考一下神话就更有必要了。


实际上,研究初民的世界就像阅读经典一样。对于偏见、傲慢的心,它们是躲着不见的。只有放下了满脑子的意见去看它们,里头的幽光和奥义才会显现。


我们的嗓门太大,很容易盖过他……


如果我们放下科学至上的观念去看待神话,可能会有这样的发现:


首先,神话不是错的,它是另一种看待世界的角度。如果说科学是一种理性的视角,那么神话就是感性的。我们不能用科学的体系去套用神话的体系,然后说:“看,绝大多数神话都不是科学的,都是错的。”这等于用自己的价值观衡量另一个人的,然后说:“你的很多观点和我不一样,是错的。”


用理性思维为标尺,先入为主,会把感应思维裂解成碎片,变成七零八落的迷信,让我们错以为古人的许多想法不过是迷信,看不见它是系统的思维方式。同样地,用西学为标尺,看待中国传统的医学、哲学等体系,也会有同样的危险。


站在山上就永远无法理解大海,它只不过是偶尔露头的神兽和太阳下诡谲的光影。


其次,科学也不是对的。科学家说,上帝创世用的是数学;音乐家又说,音乐才是上帝的语言。可是鬼知道他们说的对不对。我们只知道,从古希腊起,历经曲折的演进,才发展出了今天机械化的世界观。


《世界图景的机械化》一书中有详细论述。一切是数学的,这是近代科学的核心,是最“先进”的解释系统。尽管如此,它和神话一样,也不过是人类建立的一套解释系统,而不是自有永有的。谁能保证它永远不会轰然倒塌呢?


托马斯·库恩在《科学革命的结构》中提出,科学离不开“范式”。范式是科学家为了解释世界建起的大框架、大图景。正如没有脚手架就无法盖楼,没有大框架也无从解释世界。牛顿力学、量子力学都是“范式”。而科学革命就是从一种“范式”向另一种“范式”的转变。



一百年前,物理学的天空飘来几朵乌云,牛顿体系轰然倒塌,量子力学取而代之。可是量子力学这一新“范式”会不会在某一天惨遭灭顶呢?谁又能拍着胸脯说,当下的范式就是终极的、正确的呢?


放下了孰对孰错的争辩,我们会发现,科学其实继承了神话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神话和科学都是人类为了整体解释世界而建构的体系,先后出现。


解释世界的时候,人类会遇到一个问题,以前有,现在也有,那就是世界太复杂了,充满了未知。即便近代科学发展了几百年,人类知道的也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而已。对于未知的广阔世界,神话里靠想象来填充,而科学靠逻辑推理来补足。


简单来说,世界的绝大多数奥秘我们还不知道,需要“脑补”——神话用想象脑补,科学用推理脑补,如是而已。


从这一点来看,人类仍在前赴后继,为解释世界做着愚公移山一般的努力。或许,我们比先祖走的远了一点,然而终点仍然遥不可及。


于是,我们放下骄傲,重拾谦卑。我们不再拿今天小小的成就来鄙薄先人,也不再扬言已手握真理。


毕竟,宇宙仍然是个迷。


听故事还是学科学,这不是个问题


相信你读了前面的内容,便不会再觉得孩子听故事和学习科学是一个两难的困境了。我们不可能不让孩子听一点儿故事,从而培养出一个绝对理性的人;相反,孩子就算一点科学不学,也不会完全丧失他的理性。


简单来说,人不可能完全理性,也不可能完全迷信,因为这两种都不是人,而是描述人类的简陋,错误的模型。


曾经,经济学家把人看做完全理性的动物。后来,他们才发现,许多人类的行为都配不上“理性”二字。


里克·申克曼的《政治动物》一书中细数了美国大选中选民的种种不理智的行为。选民会因为一次干旱给没有过错的现任总统投反对票;会被总统的微笑迷得颠三倒四,成为他一生的支持者;会忽视那些与自己观念不一致却显而易见的事实……这不是因为美国的选民素质不高,也不是教育能彻底解决的。


肯尼迪的笑赢得了无数美国人的支持


为什么这么说?


因为这就是人性。人类是从动物变来的,经历了几十万年的原始社会,而现代文明只有短短几百年。塑造我们大脑的,是漫长的作为动物和原始人的经历,而不是现代社会。


举个例子。为什么孩子喜欢听神话,成人也喜欢看剧、看大片,喜欢善恶分明,二元对立的故事?有时我们也能意识到,好人战胜了魔鬼,天下从混乱走向和平,这种故事和真实世界不一样。至少真实世界没有十足的恶魔和好人。可我们为什么还不由自主地爱故事呢?


因为人类渴望理解世界,渴望世界有一个合理的解释。我们如此,原始人也如此。只有这样,生活才是有规律的、可以预测的。否则,过去的经验毫无用处,我们时时刻刻都要站在未知中做判断,世界将变成地狱。


人类怎么理解世界呢?靠的就是故事。一个故事,比如“好人终将有好报”,就是一个模式,一个套路。我们靠编造故事来解释世界,也套用模式来理解世界。在认知科学中,这种检测模式的学习方式叫做联想学习


套用模式就像做数学题套用题型一样,多少有些不靠谱。套错了,就会理解错误。尽管如此,也比没有故事强。因为没了故事,世界对我们人将会是混乱不堪、无法预测的危险之地。


科学家发现,聪明的人脑子里多巴胺的含量更多,更能发现不同的模式。多巴胺太多,甚至会无中生有,找到一些不存在的模式。


人类中的强者,例如许多商界巨擘,总统都善于讲故事。比如里根总统就擅长讲故事。他还能下意识地编造一个假故事出来,并且一遍一遍重复,完全意识不到那是假的。正是因为这个本领,他才能聚集更多的支持者,把自己的故事变成亿万人的信仰。


会讲故事的人就像胶水,把人类聚集在一起


所以你看,人类从石器时代走来,故事早已刻写在了我们的大脑里、基因里,变成了我们生存的工具,变成了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标准。


而早在古希腊时期,哲学家就提出,理性是根植在人的心灵之中的,思考是人的基本属性。


你看,故事、科学背后都有最根本的人性。


所以,孩子到底该学科学还是听故事呢?


这已经不是个问题了。科学和故事都需要。


也不是都需要,是都躲不过。因为科学、故事早已在漫长的进化史中,写进了人类的操作系统里。


如何跟孩子聊神话?


借助神话故事,我们能跟孩子聊些什么呢?


其实有很多。在栏目中,我创作了一个专辑“神话中的世界起源”,带孩子看看古人是怎样理解世界的来源的:



  神话 | 世界是怎么来的(神话与自然)

  神话 | 太阳小时候的故事(神话与道德)

  神话 | 太阳月亮为什么住天上(神话与文学)

  神话 | 日食和月食是怎么回事(神话与想象)

  神话 | 人类是怎样诞生的(神话与生活)

  神话 | 人为什么要种粮食(神话与哲思)

  神话 | 人是怎么学会用火的(神话与科学)

  神话 | 为什么有那么多种语言(神话与文化)



点击下图跳转小程序

即可在“世界游”免费课程中收听相关音频


这个专辑的一个独特的安排,就是将神话与自然、道德、文学、想象、生活、哲思、科学、文化等等方面相结合,每一集侧重一方面,带孩子用多元的视角看神话。


在“八篇神话,看遍世界的起源”一文中,我也分享了这个专辑的创作思路。对神话感兴趣的家长不妨读读,或许能发现一些和孩子聊神话的视角。


参考文献:

《哲学 科学 常识》陈嘉映 中信出版社

《世界图景的机械化》戴克斯特豪斯 商务印书馆

《科学革命的结构》托马斯·库恩 北京大学出版社

《七缀集》 钱钟书 三联书店

《政治动物》 里克·申克曼 中信出版社



爸爸妈妈们,你家小朋友有没有喜欢的神话故事呢?你们是怎么聊这些故事的?欢迎下方留言和我们分享。




12

范以文

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

擅长科学创新教学实践

最懂孩子的九零后老师


扫描二维码↓关注我们

系统性通识教育

长按关注一起童行


拓展阅读


相关推荐

当我们给孩子讲神话,究竟在讲什么?

八篇神话,看遍世界的起源


近期好文

“妈妈你为什么要去/不去上班?”

世界游,不说再见!

每个人内心的光明与阴影


喜欢,就点个「在看」吧~~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